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时间:2025-05-16 16:29:59 来源: 作者:本站编辑整理 阅读:
2024年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专升本)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大学语文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一、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1.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C)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沈从文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茅盾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鲁迅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巴金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2.《西厢记》是一部(A)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元杂剧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明杂剧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说唱文学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传奇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3.下列同属“新月派”的一组作家是(C)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艾青、徐志摩、郭沫若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闻一多、郭沫若、冰心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郁达夫、徐志摩、艾青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4.在《报刘一丈书》中,所揭示的权贵者的性格特征是(A)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贪婪虚伪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奴颜婢膝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狐假虎威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趋炎附势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5.《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D)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骁勇善战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爱护士卒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乐观旷达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白首未封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6.《种树郭橐驼传》的创作意图主要是(D)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揭露统治者的政令扰民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7.《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A)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礼记》成书是在春秋时代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8.《门槛》主要运用了(D)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对比手法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欲扬先抑手法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比喻手法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象征手法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9.《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体现家破人亡之痛的词句是(B)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10.与“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反衬关系的景象是(C)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枯藤老树昏鸦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夕阳西下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小桥流水人家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断肠人在天涯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11.《谈时间》的语言风格是(A)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典雅平和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清新秀丽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幽默机智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谨严犀利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12.《风波》的时代意义在于(C)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暴露民众的愚昧落后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昭示革命难以唤醒民众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13.“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A)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培根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罗素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伏尔泰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马克思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1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是(D)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不可为量数。数:数量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申之以孝悌之义。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申:反复教导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何以伐为?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以:介词,表原因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举天下之豪杰。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举:列举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15.以下诗句中,化用《诗经》诗句的为(D)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16.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B)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17.贯穿《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C)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故居的变迁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亡姐的不幸遭遇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我的心灵的灯”的引导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18.《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D)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人像“幽灵”,马像“蜜糖饼”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姚纳挨“脖儿拐”,马挨鞭子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崽儿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没有人听姚纳诉说,马却听其诉说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19.《米龙老爹》的中心思想是(D)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颂扬复仇主义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颂扬机智勇敢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颂扬视死如归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颂扬爱国主义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20.被人称作具有“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B)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A.契诃夫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B.欧·亨利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C.屠格涅夫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D.莫泊桑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一)阅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2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诟:辱骂。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尤:归罪,怪罪。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22.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什么?用的是什么驳论方法和论证方法?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谬论是“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驳论方法是驳斥论据。论证方法是类比论证。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23.概括文中的论据,说明其属于什么论据。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这里运用了两个比喻论据:一是引绳而绝必有处,二是人之将死其脏腑必先受病。这两个论据都是日常事理论据。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二)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24~26小题。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24.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检:约束、制止。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涂:通“途”,道路。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发:开仓放粮。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罪:归罪。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25.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实行王道首先要端正态度,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推卸责任,寻找客观原因。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26.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类比论证。“刺人而杀之”,很明显,责任在人。把杀人的责任推给兵器,是极其荒谬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治国不善致人饿死,责任也在人,而不能把责任推给“岁”。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本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其比喻意义在于指出治国不善致使百姓饿死,责任在人,不能把责任推给年景不好。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三)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27.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阐明了怎样的哲理?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万物都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28.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旷达乐观,超然物外(或“超脱”)。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29.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赋在语言上具有什么特点?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骈散相间。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一)阅读闻一多的《发现》,然后回答30~32 小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呕出一颗心来,一在我心里!
30.分析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诗人面对军阀混战下满目疮痍的祖国,内心充满悲愤、失望。但诗人没有因失望而沉沦,而是在失望和愤懑中升腾起一种对祖国的深沉的至痛至爱的复杂情感。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3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诗歌追求?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三美主张,即诗歌要有“建筑的美、绘画的美、音乐的美”。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32.诗歌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有何效果?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诗人用呼告、反复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满目疮痍的祖国的悲愤、失望和深挚的爱。诗人没有用具体细节从正面描述他踏上故土所见到的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而是直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和令人窒息的失望,从而使诗更凝练、概括、容量更大,表现力更强,更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二)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3~35小题。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33.文中所说的两个“笨孩子”指的是谁?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小说的主人公德拉和吉姆。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34.作者为什么说“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因为他们都是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牺牲掉而给对方送上了圣诞礼物,实际上是向对方送上了一颗最真诚的心,两人之间的爱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35.从这里可以看出小说赞扬的主要是什么?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小说所赞扬的主要是下层穷苦的小人物之间的真挚爱情和善良心地。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三)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6~38小题。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36.这段文字里是谁在对谁说话?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是宝钗在对宝玉说话。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37.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说话者是怎样的一个人?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薛宝钗这一席话表现了其对宝玉的关心,却也认为宝玉平日品行不端、不求仕途、挨打活该。她深谙为人处世之道,谨遵封建礼制规矩,待人周到、八面玲珑,这说明她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贵族少女。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38.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答案:语言描写和肖像描写(或表情描写、情态描写)。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四、作文:50 分。qp8全国成人高考网
39.以“战胜自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上。qp8全国成人高考网